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有机农业成峡山经济发展引擎

    信息发布者:刘春善
    2018-07-28 08:07:28   转载

    在华以农业科技孵化器,员工正在进行蔬菜管理。

    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是潍坊市的主要水源地和“蓝黄”两区的战略水源地,也是全省首个省级生态经济开发区。近年来,该区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绿色化”的总体思路,不失时机地提出并组织实施现代农业综合改革,有效破解了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生态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

    峡山太祖山,相传因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在此屯兵得名。三年前,这里还是矿坑遍地、不长庄稼的白石岭。如今再到太祖山,矿坑已修复,成为一块生态绿地,建起了华以国际农业科技孵化器项目。该项目是引进以色列、英国等世界领先的现代农业技术建设的三产融合的高新农业技术综合体。

    华以国际农业科技孵化器项目用现代化的新型温室水培床栽植,建有自动化中控室和自动化控制水处理、水肥一体化、滴灌、环境监控、远程监控、机械化种植托盘移动平台等系统,播种、施肥、移栽、采收、分级、包装等生产环节全部机械化作业,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工业化、科技化,是真正的“农业科技工厂”。目前,水培果蔬种植区年产蔬菜150万斤,在青岛华润万家等超市设立专柜销售,与佳世客、中百集团签订供货协议,销往北京、上海、香港等地。

    “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我们再创新和国产化,向国内外以‘交钥匙’模式进行复制和输出。目前,已在贵州、泰安建立分公司,下步将在北京等一线城市落地。”华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春林介绍说。

    此外,以订单模式发展的新北海有机农庄,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规划建设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农业,发展5000亩现代化有机蔬菜、有机水稻种植示范区,建设1万平方米现代化育苗中心,集有机蔬菜、水稻育苗、种植、冷藏于一体的现代化种植基地。

    以打造中国有机农业“硅谷”为目标,峡山区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采取政府主导、国检指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方式,大力发展有机产业,探索形成了园区化管理、公司化运营、市场化运作、品牌化营销的有机农业“四化”发展模式,实现了农业转型发展。

    高标准对接“互联网+”

    “政府不包揽、不干预,全程做服务。”这是峡山区发展现代有机农业的立场。该区成立有机产品市场服务公司,统筹利用区内区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销售等方面服务。

    去年8月,“优渥”有机汇上线运营,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档次最高的有机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平台引进百余家电商企业,整合全国37个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的200多个有机产品,建设全国性的有机产品电商总部,实现“双认证”有机产品的“全国整合、全国销售”。

    “互联网+”电商的发展,为峡山区有机产业插上智慧翅膀。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目标,该区全面保水土、养生态,坚持“用良心做有机”,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出发点发展有机农业。在高标准发展有机农业基础上,不断融入农业新技术,以有机农业高标准对接“互联网+”。目前,这个区已建成仙峡湖、新北海两个有机农业企业总部和绿德源移动“互联网+创业园”,计划3年内建成100个有机农业园区、30家大型有机产业龙头企业,注册有机产品商标30个,认证有机产品150个。新北海有机农业园已建立起650亩有机蔬果种植示范区,整合200多个蔬菜品种,94个产品通过国家有机认证,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有机蔬果种植企业。

    “优渥”有机汇电商平台开通线上销售、追溯查询、咨询互动等功能,全面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甚至个人需求搭配的互动式可追溯。“互联网+”与精细管理结合,对“互联网+”有机产业进行模式、人才、技术、品牌等要素的积累,从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的企业进行采购和模式推广。

    “平台建立自有检测系统和全程追溯查询系统,可以大大解决信任问题,加强订单处理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提升客户体验。”优渥有机农庄总经理张珂说,网络可以实现健康类增值服务,利用大数据,搭建高品质生活圈。

    借助中日韩产业博览会、中国农交会、农博会、菜博会等节会,峡山区线上线下加大宣传推介,峡山有机农业逐步走向全国。峡山有机产品目前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大城市有直营店专卖,在青岛、烟台等城市发展直销会员,扩大酒店专供等方式组织营销,全面开拓有机产品市场。

    做好生态建设“加减法”

    近年来,通过发展有机产业,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效益”的有机统一,复合效益更加凸显。

    从下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变化:峡山水库水质持续好转,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三类以上标准且持续向二类水标准提升;森林覆盖率达到45%,全域负氧离子浓度达每立方厘米3000多个,空气质量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空气清新”标准的2倍以上,优良天气达300天,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排名居潍坊市第一名;库区群众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受益,长寿率达16.77%,平均预期寿命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7岁。

    同时,峡山区给出一道生态建设“加减法”。“加法,即积极保水护水、植绿增绿,持续做大生态增量;减法,即强力治污减污,持续优化生态存量。”该区农林水利局局长辛文东介绍说。

    峡山区开工建设的峡山水库增容工程,今年建成后可将兴利水位提高60厘米,增加兴利库容6658万立方米。成立环湖执法大队和保洁大队,常年常态、联防联动抓环湖综合治理,制止浅滩非法耕种6000亩,建成环湖林带108公里、全封闭围网146公里,实现了水源地全封闭管理。连续6年开展“绿满峡山”造林绿化活动,每年造林万亩以上。

    为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峡山区关停全区最大的纳税企业——华昊公司40万吨炼焦生产线,取缔小污染企业130余家,拒绝污染性项目20多个。该区还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实施全覆盖无缝隙、全方位无盲区卫生整治,2015年全省城乡环卫群众满意度测评居潍坊市第2位。

    微信图片_20180728075453.jpg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